甲醇是無色可燃的液體,有類似酒精的氣味,沸點65℃,跟水能以任意比率混溶。從甲醇水溶液中分餾甲醇,純度可達99%,如要除去殘余的水,可再加入適量的鎂,鎂跟甲醇反應,生成甲醇鎂[(CH3O)2Mg],它跟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甲醇,經蒸餾得絕對甲醇。
甲醇有毒,飲用10mL,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在酒精中加入甲醇叫做變性酒精,飲用這種酒精,有致盲的危險。
最早是用木材干餾法生產甲醇,所以甲醇也叫木精,1920年以后逐漸停止使用這種方法。近代主要用一氧化碳和氫氣(俗稱合成氣)來制造甲醇。
甲醇是優良的有機溶劑,還是制造甲醛等的原料。甲醇可以摻入汽油或柴油中作為內燃機燃料。由於合成氣用焦炭(煤干餾的產品)制備,用甲醇作燃料可以節省石油資源,而且甲醇燃燒產物不汙染環境。)
甲醇之二
甲醇 又名木醇(因最早從木材干餾中得到)。無色、易燃、有刺激味的液體,熔點為-97.56℃,沸點為64.7℃,相對密度為0.7913,溶於水及大多數有機溶劑。其毒性很強,能損傷視神經,誤飲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
目前我國工業上用一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存在下加壓加溫制備甲醇:
如嚴格控制條件,產率可達100%,純度可達99%。
也可把甲烷與氧混合(9∶1,V/V),在加溫加壓條件下通過銅管制得甲醇:
甲醇具有脂肪族伯醇的一般性質,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的三個氫原子均可被氧化,逐步生成甲醛、甲酸,最終可生成二氧化碳。因此甲醇的一個重要用途是合成甲醛。甲醇也很容易轉變為羧酸甲酯、一氯甲烷和甲胺等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甲醇還是重要的有機溶劑、抽提劑和酒精變性劑。
參考資料http://www.jshlzx.net/klh/2/2042/text/zk42_145.htm
甲醇中毒
甲醇(methyl alcohol)在工業上作為甲醛、塑料、膠片等的生產原料,並用於防凍劑及溶劑等。為無色易揮發的液體,氣味與乙醇相似,極易溶於水和體液。
急性中毒以1%碳酸氫鈉洗胃,嚴重者作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清除體內甲醇。並以4%碳酸氫鈉250ml靜脈滴注糾正酸中毒,以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5-10mg靜脈滴注防治腦水腫等措施搶救。慢性中毒及視神經損害、視神經萎縮者,給予地巴唑10mg、煙酸10mg及維生素B1、B12等血管擴張劑、神經營養葯每日3次口服治療;必要時配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或地塞米松口服治療,保護視神經,促進其恢復。
甲醇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皮膚也可部分吸收。分布於腦脊液、血、膽汁和尿中且含量極高,骨髓和脂肪組織中最低。甲醇在體內氧化和排泄均緩慢,故有明顯蓄積作用。甲醇的主要毒性機理為:
①對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
②甲醇經脫氫霉作用,代謝轉化為甲醛、甲酸,抑制某些氧化霉系統,致需氧代謝障礙,體內乳酸及其他有機酸積聚,引起酸中毒;
③由於甲醇及其代謝物甲醛、甲酸在眼房水和眼組織內含量較高,致視網膜代謝障礙,易引起視網膜細胞、視神經損害及視神經脫髓鞘。
急性中毒主要見於大量吸入甲醇蒸氣或誤作乙醇飲入所致。潛伏期8~36h。中毒早期呈酒醉狀態,出現頭昏、頭痛、乏力、視力模糊和失眠。嚴重時譫妄、意識模糊、昏迷等,甚至死亡。雙眼可有疼痛、復視,甚至失明。眼底檢查視網膜充血、出血、視神經乳頭蒼白及視神經萎縮等。血液中甲醇、甲酸增高,個別有肝、腎損害。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血氣分析可見pH降低、SB減少及BE負值增加等指標的改變。慢性中毒可出現視力減退、視野缺損、視神經萎縮,以及伴有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參考資料http://www.37c.com.cn/medicine/medicine01/22/2206004.xml
乙醇屬於中效消毒劑 ,其殺菌作用較快,消毒效果可靠,對人刺激性小,無毒,對物品無損害,多用於皮膚消毒以及臨床醫療器械的消毒。
乙醇是良好的有機溶劑,並具有較強的滲透作用。一些消毒劑溶於乙醇中,殺菌作用可增強。因此,乙醇還常用於一些復方消毒劑的配制。
乙醇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通最為人所熟悉的消毒劑,人們從孩提時代接種疫苗前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膚時,就知道那是為了消毒,而那甜甜的酒味就是酒精發出來的。
乙醇之所以能消毒,其作用機理如下:
(1)使蛋白質變性 乙醇作用於細菌細胞首先起到脫水作用,乙醇分子進入到蛋白質分子的肽鏈環節,使蛋白質發生變性沉淀;這種作用在70%的含量下顯得更強。
(2)破坏細菌細胞壁 乙醇具有很強的滲透作用,60%~85%的乙醇比較容易滲透到菌體內,使得細菌細胞破坏溶解。
(3)對微生物霉系統破坏 乙醇通過抑制細菌霉系統,特別是脫氫霉和氧化霉等,阻礙了正常代謝抑制細菌生長繁殖。
乙醇對細菌繁殖體、真菌及病毒都有很好的殺滅作用,研究表明:
(1)乙醇能夠迅速殺滅細菌繁殖體,但革蘭陽性菌對乙醇抗力較革蘭陰性菌略強。60-75%乙醇,作用5min即可殺死包括支杆菌在內的細菌繁殖體;而對化膿性鏈球菌、淋球菌、傷寒杆菌以及綠膿杆菌,則可在1分鐘內殺死。
(2) 乙醇在較高體積分數(>80%)時,具有很好的殺病毒(包括小核糖核酸病毒和乙肝病毒)作用,滅活病毒一般需要3~10min。通常,乙醇對親脂性病毒滅活效果好,而對親水性病毒效果較差。80%左右的乙醇為快速、高效殺病毒劑,即使大量在有機物存在下也可滅活有一定抗力的親水性病毒。
(3) 乙醇對真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體積分數在70%~90%範圍內殺滅真菌作用效果較好;殺滅真菌孢子需要較長作用時間,一般30~60min。
(4) 乙醇能夠抑制細菌芽孢發芽,但不能殺滅芽孢。
乙醇用於消毒情況下對人體無毒,個別人對乙醇過敏,接触后可引起皮疹、紅斑。經常應用乙醇進行洗手 消毒,皮膚會因為脫脂而干燥、粗糙,洗手消毒液中可加入甘油等皮膚調理劑。
乙醇對一般物品無損害作用,但可溶解醇溶性涂料。
參考資料http://www.alcopool.com/yi.htm
乙醇中毒
酒精中毒(alcoholism)系指飲酒所致的精神和軀體障礙。酒精依賴(alcoholic dependence)系指慢性酒精中毒者一旦停飲,可產生一系列戒斷症狀。實際上酒精依賴者經常處於中毒狀態中。我國酒精中毒的發病率比西方國家為低,但近年來其發病率似有增高趨勢,應予重視。
酒精為親神經物質,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飲酒后有松弛、溫暖感覺,消除緊張,解乏和減輕不適感或疼痛。一次大量飲酒可產生醉酒狀態,是常見的急性酒精中毒。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大腦皮層、小腦、橋腦和胼胝體變性,肝臟、心臟、內分泌腺損害,營養不良,霉和維生素缺乏等。各種酒類均可致依賴,但含酒精濃度高的烈酒,較易成癮。對酒類產生依賴的速度較慢,一般慢性酒精中毒的形成,常有10年以上的長期飲酒史。酒類與鎮靜催眠葯可有交叉耐受性,有些酒精依賴者可伴有催眠鎮靜葯依賴。
參考資料http://www.37c.com.cn/medicine/medicine01/22/2206003.xml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點解甲醇會有毒??
張貼者:
stephytang
於
清晨6: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